本报记者 李姗 段小凡
12月3日下午,徐州市第二十三届运动会暨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举行闭幕会,这场历时近7个月,吸引近2万人参加,覆盖人群超过20万人次的运动盛会,画上了圆满句号。
本届运动会,是我市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体育赛事,既是检阅展示我市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和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成果的重要舞台,更是推动全民健身、促进体育与社会各项事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助力。
赛事有期,精彩无限。“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永不服输、勇争第一”的徐州体育精神,永不退场。
一场精彩难忘的 全市体育盛会
本届运动会历时近7个月,共有5200余名青少年运动员参加了市运会10个大项24项次比赛;全市各县(市、区)、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健身团体、基层群众近2万人次参加了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15个大项比赛。
“通过本次赛事,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市竞技体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广大市民健身热情不断高涨,徐州体育事业进一步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运动会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徐州体育的鲜明特色。
——注重开展基础大项,注重选拔后备人才。第二十三届市运会以培养和发现青少年体育人才为目标,以推动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为宗旨,根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选拔特点,结合我市传统强项和新兴时尚项目,以中小学生为参赛主体,设田径、游泳、足球等10个大项,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特点设置24个小项。运动会期间,参赛健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取得了比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涌现了一批有潜力的优秀苗子,为徐州竞技备战发掘了人才,进一步巩固了我市体育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
——体教融合更深,人才培养渠道进一步拓宽。本届运动会,将市运会和全民健身运动会比赛项目、办赛经费、办赛资源、专业人员“下沉”一线,各县(市、区)体教融合试点单位、各协会社团积极争办各项赛事。通过市区、县区组分设,鼓励协会、社团参与等多种方式,让市运会成为全民共享、全市参与的体育盛会,“一县一品”“一区一品”的体育赛事特色以及“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项目布局呈现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群众参与更广,全民健身热度进一步提升。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比翼齐飞”,是本届市运会最显著的特色。市运会的10个大项和全民健身运动会的16个小项,既涵盖了传统优势项目,又引入了新兴时尚运动,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运动员需求。年龄最小的参赛选手仅4岁,最大的83岁,吸引近2万人参加,覆盖人群超过20万人次。
——突出体育“三进”特色、凸显融合发展优势。本届运动会创新赛事组织,鼓励各县(市、区)将体育赛事活动融进社区、街道、街头公园、文创园区等群众“生活圈”,在奥体中心、湖北路体育场、云龙区体育公园、宣武集团广场、泉山区三胞广场等景区、商圈举行,同步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147场、健身大讲堂及健身培训242场,免费为群众提供体质测试和运动方案服务,吸引全市20余万人次参与,在推广宣传体育文化、点燃城市活力的同时,增加了体育赛事的“烟火气”。
一次展示体育发展
成果的运动会
徐州作为江苏省体育强市,是全国四个“双奥”城市之一。四年来,我市以建设新时代体育强市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健康徐州”建设有活力更有质量,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全民健身活动600余场次,培训骨干体育指导员8000人次,成功入围国家体育总局第二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区)和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市、区)行列。徐州云龙湖旅游景区获评“2024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项目”,徐州马拉松赛、铁人三项赛、淮海经济区青少年游泳、篮球锦标赛等品牌赛事渐次打响,“一县一品”“一区一品”赛事体系日益成熟。沛县“村界杯”入选国家体育总局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吸引央视一套《焦点访谈》节目来徐作专题报道;连续八年两个周期被表彰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竞技体育有后劲更有前景,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呈现强劲态势。全市体育和教育部门紧密联系、通力配合,有理想信念、有文化素养、有纪律规矩、有运动成绩的“四有”人才培养模式初见成效;“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渐成品牌。睢宁县学生跳绳课间操受到多个国家级媒体关注,铜山区市队校办排球项目成为全国体教融合典范。徐州运动员北京冬奥会、巴黎奥运会参赛人数和参赛成绩创历史新高。
截至目前,共有47名徐州运动员115次夺得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在今年举办的第33届巴黎夏季奥运会上,我市共有8名运动员参赛,涉及田径、游泳、篮球、体操、蹦床、七人制橄榄球等6个大项比赛项目,并获得了2银5铜的优异成绩。这些在世界大赛上争金夺银的运动员,无不是从“家门口的运动会”一步步奋勇攀上的高峰。
本届运动会的成功举办,既是对我市体育事业发展成果的检验,也是全市人民奋进“强富美高”新徐州昂扬风貌的集中展示,对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协调发展、青少年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奋进正当时,聚力谱新篇。市运盛会精彩绽放,奋斗精神永不退场。市运会汇聚起的磅礴体育力量,必将激发全市各界拼搏进取,奋力推动“体育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